wenyin Posted March 12,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March 12, 2016 作者:林承全 文人云:夫牌手者,盖分五等,为新手,庸手,好手,高手,专家也。 现代人:桥牌等级,可分五级,为初级,中级,高级,专家,世界级。1.新手,非言其牌龄长短。有人沉溺十载仍新得不能再新,也有习技数周就一脱生涩而趋于圆熟。这一等级,从叫牌和打牌方面都很容易区分出来。凡是上家开叫1S,自己持有SKQJl09而当头加倍者;或同伴叫1S,自己S缺门7点牌力而开始在二阶左冲右突者;又或有局对无局时,拿着SJXXXXX得意洋洋开叫2S者,都可相当安全地归入该等。至于打牌,防守就不必谈,他唯一知道的只是庄家A下了俺K就大了,AK都下了俺Q就大了……以此类推。做庄呢,有飞必飞,能小则小,安全、连通毫无概念,同伴坐在明手只觉惨不忍睹,一旦打成定约先三呼万岁。一般来说,新手做庄一次,至少犯3个错误,防守一次,最多出对3张牌。最后,也是最最最本质的特征,新手打完后,从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注意,他不是不承认,而是确确实实不知道,尤其是他的定约作成或宕了对方定约后。 2.庸手,只要是爱学习的好同志,停留在新手阶段的时间都不会太久。现在他知道什么叫否定性加倍了,知道一些常用的约定叫了,知道什么是重估牌力了,叫到合适定约的次数大大增加……然而,帮助敌手叫到合适定约的次数也大大增加。高手们在叫牌中最爱和庸手对抗,他会自动自发地提供可靠的信息(相对新手而言),从不考虑这种信息是否更有利于对方。庸手常碰到的噩梦之一,是叫啊叫啊最后帮助对方叫到了一个边缘性的成局定约;噩梦之二,是帮助对方找到了一个合理打法而完成;噩梦之三,是自己能做成的局老是被对方便宜地牺牲;噩梦之四,是自己的局只有一种防守能被宕掉,而对方偏偏就选了这种防守!!! 打牌方面,庸手和新手的最大区别是做庄。庸手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巧,不会弄宕那些很稳的定约。同伴坐在明手,开始有机会告诉他犯了哪些错误,而不象对着新手那样无从说起。虽然庸手犯错误的频率仍很高,但大多数他局后能够幡然醒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桥牌进阶的必由之路。至于防守,庸手比新手多懂得一些防守信号——不幸的是有时候这些信息对庄家的帮助要大得多。他最苦恼的是分不清陷阱和机会,典型的一种困境是他持有KXX,下家明手有QX,他往往在任何时候都拒绝攻击该套,而让庄家在以后把该套垫光。他防守的时候,头脑里有的不超过眼睛里看到的。他从不重看叫牌,从不分析庄家到目前为止的坐庄路线,于是从不能在牌局结束之前明确另外26张牌的分布。 3.好手,从庸手到好手是一个登堂人室的过程。这时候,他开始初步领略到了桥牌的美妙,领略到了逻辑推断的神奇。他也开始有了那种所谓“牌感”的东西。在叫牌中,他能够较早地感觉到定约的归属,从而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叫牌。他尝到了速达原则的好处,他也听说过了诸如总墩数定律之类的决窍。他大概地了解了几种常用的叫牌体系,并精通其中一种。他甚至会在特定的时候使用一下权宜性叫品(请别误会,不是指诈叫)。他的同伴能够在叫牌节奏的微妙变化中领会彼此的意图(再次请别误会,这个节奏是指空间上的,而不是时间上的)。他的风格稳健,很少冒叫。事实上,对付正常的牌局,他完全可以和专家叫得一样好。他的最大快乐,是细致地叫到一个概率很高的满贯;最大烦恼,是敌人恶毒地不给他如此细致的机会。 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桥牌是一种比谁失误更少的游戏。好手做庄的时候,就象小心翼翼的水手驾船绕过暗礁密布的海洋,他有足够的警惕来察觉到各种危险——然而经常还是要翻船。对他来说,有时水流太湍急了。他还没掌握一些高深的技术,因为那些技术很少用得上,也不是轻易能学会的。惨痛的教训正是他叫牌稳健风格的来源。他已经啃过了各种挤牌和终局打法的教科书,这些书最经常起的作用是在宕牌后冲进他的大脑提醒他有必成的打法,这更令他自己懊恼不已。防守方面,在明显的局势下,好手不会出错,他会参考种种线索,按照最大可能(或者唯一可能)的方案去尝试击败定约。与此并不矛盾的是,他时常处于一种紧张性的神思恍惚中,对于复杂的局势感觉力不从心,无法在早期打出致命的防御。他往往突然发现自己被投入了,这种滋味只比发现自己被紧逼好了一点点。相对而言,庄家的阻塞打法得逞的概率小了一些,但也不是从不见效。 4.高手,高手和好手在叫牌上的分别,与他们在打牌技巧上的差异是密切相关的。高手的叫牌更具有进攻性,在争夺部分定约方面尤其明显。如果高手队和好手队打队式赛,所发的牌里没有一副能成局的,最后结果绝对将是一边倒。好手队会惊讶地发现对方抢做了80%的定约,有40%的牌让对方双得分,另外60%是小输赢。高手对自己的做庄技巧有绝对的自信,只要存在一种完全打法,他就会在同伴满意的目光中将其打出。各种路线的概率在他大脑内迅速闪烁,并随着牌局的进行不断调整。对边缘性的成局和满贯,他的思路不是“我需要同伴有什么牌”,而是“同伴什么牌我不能上”。当然,他也精通各种赛制,能够恰如其分地调整叫牌风格。但是总体上说,要他放任对手打一个低水平定约,一定要有极其充分的理由。 高手的叫牌有时候难以琢磨,甚至对他的同伴而言也是如此——当他认为自己处于叫牌主导方时。他要求同伴对他完全信任,理解他的奇怪叫品必有意图,而这个意图会在以后的进程中清晰起来。他在很早就设法让同伴最清晰地描述牌情,而自己只暴露该暴露的部分,一旦他认为没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了,他就会用不容误会的方式迅速止叫。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桥牌特殊的魅力,就是同伴之间相互的尊敬和信任,以及所带来的默契的满足。 高手在做庄的时候做到了人类大脑所能做的一切。如同就餐时一样,他手里有一整套的餐具,这么切下去不行,就换个叉子挑,再不行就拿夹子夹,折腾下来如果最后还是对付不了,他就大大方方地推手放弃,因为他相信其他人也没有这个能耐。防守的时候,他对危险的敏感和对同伴的责任感一样高。各种可能的局势在数秒中投影一遍,帮助他确定如何击败庄家的阴谋。他会以同伴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实施防守,尽量帮助他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可能的话根本不给他机会犯这些错误。他能在发信号给同伴和蒙蔽庄家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总体而言,高手在正常发挥的时候不会失误,如果同伴还有什么可以苛求的东西的话,那就是希望他在不得不做毫无线索的猜断时,猜中的比例能够再高一些。 5.专家,写下面这一部分时我满怀敬意,如同一个音乐爱好者提起了莫扎特。专家是居于皇冠顶部的那些人。他们的成就已经不是可以依靠学习得来,天才的资质在其中起了特殊的作用。 在牌桌上,专家的灵觉如同八抓章鱼,毫不遗漏地将所有信息掠夺而回并分类归档。他在大脑外还有一个大脑,象并行处理器一样随时提供协助。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是“毫无线索”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会被他调出备用。各种高深打法他用来举重若轻,如烹小鲜,即使表面上极其普通的牌局,他也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巧妙的机会以获取额外超墩。他始终向对手保持令人窒息的压力,这种压力的效果是惊人的。 对手在威摄下常常出现所谓“非受迫性失误”,这成为他双人赛顶分的另一大来源。和专家对垒是一场令人筋疲力尽的噩梦,后遗症是晚上你可能会做一个真正的噩梦:“我这辈子都没希望成为那样的专家了……” 以上是从个人的技术角度对天下英雄进行分类,从合作者的角度则另有一种感觉。 (1)和新手搭档的感觉,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惊诧。当你和一个新的网名闯荡江湖的时候,由于没有人和你合作,你只能找一些负分的人一起打牌。当然不排除你的同伴就是一个新手。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技术性加倍对手的2S阻击叫定约被同伴迅速地放过,当你满情信心地要将对手打宕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同伴只有两张黑桃,最后在你们错失了4H定约后,反而送了对手一个局。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惊讶多于气恼,退出是你最终的选择。 (2)和庸手打牌的感觉,用气愤两个字来讲,是最精确不过了。当你碰到庸手的时候,也许你会对你们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定约感到庆幸不已,然后便发现有明显的安全打法不用的同伴却将定约打下了;也许你会对你们的一个细致的叫牌序列感到很得意,摊牌后又发现同伴的牌和你想象中的相差巨多。更令人气愤的是,你的同伴竟然指责你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总之,唯我牌独尊。气恼之余,退出了事。 (3)和好手打牌的感觉,是舒服。你在与他进行合作的时候,无论是叫牌还是打牌,你都不用担负心理压力。你可以通过最简单或最精确的方法理解同伴的叫牌序列或者打牌意图。你会很舒服地发现你们停在一个恰如其分的定约上,该上局的去了,该试探满贯的试探了。整个流程象是行云流水一般。然后你会很自然地问同伴你在哪里,咱们什么时候再相约打牌。当然在合作的过程中,好手也会出现一些细微地方的失误,他会礼貌地向你说声抱歉,然后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下次注意。与这样的牌手合作,实在是充满了乐趣的竞争,充分体现出桥牌的魅力。 (4)和高手合作的感觉,是敬佩。高手们的牌感非常好,他们的叫牌不一定很细,却非常准确,他们的防守很凌厉,很致命。他们的做庄更是无懈可击。他们根本就很少犯错误。有时候你发现同伴的打法和你的想法大相径庭,在牌桌上干着急,却蓦然发现同伴的打法是那么的正确。对同伴油然升起一种敬仰之情。高手们一般都很少说话,他们全力地在牌中表达出他的意图,专心致志地打牌。你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March 12,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March 12, 2016 其实这五等级别主要与天赋有关,其次是境遇。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高手的,虽然一生不懈努力,也非所有人都适合打桥牌,就像聂卫平,下围棋天赋没得说,举重长跑田径则没门。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March 12,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March 12, 2016 再就是,英文里没有高手这个对应词汇,高手应该是专家的同义词,所以翻译过来都是expert。http://i68.tinypic.com/ifybki.jpg http://i65.tinypic.com/154f6uw.jpg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Recommended Post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