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12 Posted January 8,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8, 2016 最近三次比赛机发牌(随机)统计数据:均型牌58.20%,非均型牌41.80%。《桥牌数学数据表》的理论值:均型牌64.34%,非均型牌35.66%。 论题: 1、机发牌的牌型(理论)2、机发牌的策略(实际)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January 8,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8, 2016 呀,楼主您又来了。哈...我本人对你这题目不太感冒,心里总是怪怪的,这些毕竟像是牌技之外的身外之物,研究这个,多少有点像欺世盗名的梁上君子。http://www.bridgebase.com/forums/public/style_emoticons/default/biggrin.gif 要不然这样吧,您如能当面询问一下参加过百慕大的国手胡林林之类专家,问问他们是否有针对机发牌的特别叫牌策略的临场应用,那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们不是专家,可信度不高哦,Ok?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January 8,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8, 2016 回复#2的帖子 说白一点:1、机发牌(随机)非均型牌的比例偏高是否可以定论?2、参加机发牌比赛,面对比例偏高的非均型牌,叫牌坐庄和防守如何应对?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shisun Posted January 8,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8, 2016 ♥考虑的这么多!厉害!♥能知道你相应的对策吗? :rolleyes: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January 18,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18, 2016 《2016年全国桥牌青年团体赛补充规定》摘录: 四、比赛程序(一)(二)(三)比赛采用计算机预制比赛用牌。(四) 此举说明机发牌(随机)不适合青少年的比赛。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January 22,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22, 2016 《2016年全国桥牌青年团体赛补充规定》摘录: 四、比赛程序(一)(二)(三)比赛采用计算机预制比赛用牌。(四) 此举说明机发牌(随机)不适合青少年的比赛。 似乎不能这么轻易下结论,结论不对呀。如果你按照牌型的具体分布概率作为判断的恒定的额定的标准,这有失偏见的,因为你没有充分考虑概率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投掷钱币,落在地上的概率是50%正面,50%背面。这个你同意吗?如果你同意,那么你找20个同一年出生的学生,分成2组:第一组是上半年出生的,第二组是下半年出生的。让他们投掷钱币各10次。结果你会发现,他们合在一起的概率未必是50%,而且一组和二组也许相差挺大,于是乎,你就借此得出结论是:上半年出生的投掷概率比下半年出生的投掷概率更接近/偏离50%的概率。这显然是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而当你进一步作相关性检验后发现,这不具有相关性,不能作为显著性差别的依据。就别说你了,八十年代所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级刊物上的所得出的结论,如果用统计学分析检验,70%多的结论是错误的!(可能是78%,我记不清楚了,这话来自于中国统计学大概是1989年-1991年期刊报道!)而你的结论样本不足不说,你作过相关性检验了吗?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数加减题。不客气地直观地说,你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我知道你听了会心里非常难受,我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我们这里的讨论已经远远超出了桥牌的本身,所以我建议你就此打住。你这人真执着。如果你非要分出对错,那我成全你,你去开设《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各大院校访一访,把你的数据拿给他们,请专家们帮你计算一下,分析一下吧。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January 22,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22, 2016 回复#6的帖子 用统计学分析检验,就算70%多的结论是错误的,那还有20%多的结论不是错误的。对不?用统计学分析检验,如果99.99%的结论是错误的,那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不? 这不成DNA亲子鉴定了?哈哈哈!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January 29,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January 29, 2016 闲来无事,在中桥网统计了16组192副牌。 均型牌比例:52.08%50.00%64.58%58.33%58.33%68.75%62.50% 56.25%50.00%58.33%62.50%60.41%64.58% 54.17%66.67%39.58% 57.94%(平均) 统计数据:1、非均型牌比例42.06%,高于理论值6.40个百分点。2、满贯15.62%,成局47.40%,部分36.98%。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February 2,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2, 2016 第42届世锦赛,15组240副牌。 统计数据:1、非均型牌比例35.73%,高于理论值0.07个百分点。2、满贯14.58%,成局45.42%,部分40.00%。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February 5,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5, 2016 第42届世锦赛,15组240副牌。 统计数据:1、非均型牌比例35.73%,高于理论值0.07个百分点。2、满贯14.58%,成局45.42%,部分40.00%。 哎呀,我的天,我的地呀!我究竟得用多少匹马能暂时执一下您的牛耳呢?您的功课准备得很好,的确很好,很难得,但您要静一下心思听听别人的心声,好吗? 总体牌型分布,那是计算机统计计算的一个理想模型的中轴线,所有的场上牌型分布无不是大体上围绕着这个标准的中轴线展开的。比如:25hcp进局,您认为对吗?如果认为是对的,那我就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了,您看看世界大赛上真的25hcp叫进局了?每届比赛都是确切的25hcp叫进局的?这里面或多或少有出入的,并非一定统计结论非要25hcp,大体上25hcp就是标准的主轴线。比如:我们生活需要模糊性。您炒菜,家人说味道淡了,那你下次盐要再加少许!而你不可以执拗地质问:少许是多少呢?0.5mg还是1.0g?比如:秃子,就是头发少的意思,你不可以执拗地坚持一个标准定义----假如你热爱定义为少于1w根就算秃子,多于1w就不是。那么,你的一位熟人头上恰好就是1w根头发,而你无意中拔掉他的一根发丝,他就立马变成秃子,那样我就会说:你用凶残的手段把人的头发给拔秃了,这是故意伤害罪,你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对吗?比如:你和单位的几位同事进京开会:有坐火车的,有乘飞机的,有坐汽车的......,你不可以说就你坐飞机的方向才是最正确的方向,别人都不对。你很清楚,不论用何交通工具进京,大体方向上都是沿着北京的方向行进的,虽然大家的方向经常不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比如:你找100个人,每人向空中投掷硬币,你一定一定会发现,几乎没有几个人在投掷10000次后,其结果绝对是:5000次正面,5000次背面。那么你不可以据此得出结论:50%的概率是错误的。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February 5,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5, 2016 回复lycier其实,我们最关注的并不是机发牌的牌型。与手发牌相比,贯和局的概率大幅提升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手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 8%,成局42%,部分50%。据不完全统计,机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大约15%,成局大约45%,部分大约40%。约1/5的部分定约升格为局,约1/6的成局定约升格为贯。 请问,以上事实难道不能给我们某种启示吗?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February 5,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5, 2016 回复lycier其实,我们最关注的并不是机发牌的牌型。与手发牌相比,贯和局的概率大幅提升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手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 8%,成局42%,部分50%。据不完全统计,机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大约15%,成局大约45%,部分大约40%。约1/5的部分定约升格为局,约1/6的成局定约升格为贯。 请问,以上事实难道不能给我们某种启示吗?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lycier Posted February 6, 2016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6, 2016 回复lycier其实,我们最关注的并不是机发牌的牌型。与手发牌相比,贯和局的概率大幅提升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手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 8%,成局42%,部分50%。据不完全统计,机发牌定约的概率:满贯大约15%,成局大约45%,部分大约40%。约1/5的部分定约升格为局,约1/6的成局定约升格为贯。 请问,以上事实难道不能给我们某种启示吗? 嗯,我是这样想的:实际牌型分布概率永远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理论分布,也根本没那么必要性,不重要的。发牌机是要适当地剔除傻牌的,也是要“损耗”一定的概率的。比如你我搭档,你持有12hcp均型,我持有13hcp均型,那么傻瓜也会最终定约3nt,这样的"难度"太过简单,必须要剔除的,真的没必要为了维持理论上概率而频繁出现。再就是为了增加比赛的难度,适当加大出现非均型的概率也正是出于竞技的考虑。毕竟所有的比赛选手同等地抓相同的牌面,平等地考验处理相同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公平合理,而不能求全责备,而你那样执着,只会囿于偏颇之见。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这不正是桥牌竞技的美学吗?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002012 Posted February 7, 2016 Author Report Share Posted February 7, 2016 回复#13你持有12hcp均型,我持有13hcp均型,那么傻瓜也会最终定约3nt,这样的"难度"太过简单,必须要剔除的, ------- (?) 1、如M配合,可能4M进局;2、体系差异而庄位不同,3NT未卜;3、首攻牌张不同,3NT未卜;4、双向飞牌等判断的正误,3NT未卜;5、含蕴高超坐庄或防守杀着;6、12+13均型未必叫到、未必就有3NT;7、1001种原因的冒叫或丢局。 “剔除傻牌”之说不过是噱头而已,真有人信?反正我不信。 Quote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More sharing options...
Recommended Post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