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叫牌错误多成因浅析


nbxkh

Recommended Posts

叫牌错误比打牌错误多的原因(转载)

佚名

 

无论是什么等级的比赛,叫牌错误均多于打牌错误。如果令T=(叫牌错误)÷(打牌错误)那么,经统计和分析,高等级的比赛,其T值并不比低等级的比赛低很多。经笔者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在不是低水平的爱好者中,不重视叫牌并引起叫牌错误比打牌错误多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分别列出,供参考。

1.叫牌的趣味没有打牌的大,一副牌的打牌有十余轮,而叫牌平均只有二三轮(不计Pass在内),有时被迫以Pass结束。

2.打牌无论是做庄还是防守,均可向他人(包括敌方和观众)显示诸多技巧,而叫牌则很少能看出名堂。

3.同伴之间的叫牌常产生“否定之否定”的结局(或称为“歪打正着”),错误发现不了。这种错误超过总叫牌错误的一半。

4.错误的叫牌被敌人的正常叫牌所掩盖发现不了。

5.错误的叫牌引起敌方的错误的争叫造成他们的损失,或者错误的叫牌引起敌方的叫牌失误造成损失,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随便参与叫牌,敌方就会有麻烦。长此以往,叫牌错误很容易发生。

6.叫牌错误引起的糟糕定约(过高或将牌不对),因敌方防守失误得以做成,以为叫牌没出问题。

7.因叫牌引起的糟糕定约在关键牌张有利时做成,但较多的是宕一,这时总是遗憾关键牌张的位置不好,实际是忽略了概率的问题。

8.集中精力完成目前的不好的定约,未察觉到存在一个更好的定约。无法意识到叫牌有错误。

9.完成一个未宕的定约,而这个定约的成功率不高。但是定约得以完成的事实掩盖了一个成功率更高的定约,因此不知道叫牌存在毛病。

10.打完一副牌以后,议论刚才打牌的不足之处,又要接打下一副牌,无遐检查和提及叫牌错误。

11.打牌错误往往可以在打了一两墩牌后看出,甚至可以马上知道刚才打出去的那一张牌是错误的;而多数叫牌错误往往在打完牌这副牌之后才能看出,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在经过研究后才能看出,因此常可听到“没看见两手牌,怎么知道会有错”之类的说法,无形中为不注意提高叫牌水平提供了推脱之辞。

12.使用一个效果较好的叫牌体制,就以为叫牌不会有问题了。不知道使用一个好的叫牌制仍存在正确使用和灵活使用的问题。

13.一个糟糕的定约,在集中精力去做并得以发挥高超技巧完成后,心情极为舒畅,忘记了叫牌引起的这个不可靠的定约。或者打一个糟糕的定约时,很多险滩都闯过去了,然而在关键时刻一张牌未处理好,前面的努力毁于一旦,感到非常非常遗憾,总是惦记那一张牌,忘记了叫出坏定约的情形。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表面看叫牌产生的输赢大,但这绝不等于叫牌错误多。

 

任何级别比赛都是打牌错误多。

 

从双明角度看“正确”的定约,和你应该叫到的定约,完全是两回事。故意用不合格的叫品引诱OPP上钩,也是有效的策略。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记得2010年5月Kit Woolsey曾在美国一家ACBL官方网站上组织一群世界冠军讨论叫牌的重要性,主要倾向性的意见是:由于帘幕训练技术和网络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们坐庄水平的距离,这使得叫牌的重要性提高到80%,其余占20%。毋庸置疑,叫牌重要性位居首位,否则大家也不会把大把时间投入于体系的研究与完善。

 

老外专家说得好:人们不进步,只因他们知识学会了如何当众做表演。

牌打得好是,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研习叫牌是苦涩的而卓绝的。

约略地说,不同等级的牌手,其对体系与打牌的需求比重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出现了认识的差异性,很正常。观望和参与初中级牌手居多的赛事和经常观看或参加世界高等级比赛的感受亦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经验的可靠性也是不同的。级别不同,看法不同,就如同中学生-大学生-世界著名的第一流大学学生所体验的境遇世界肯定相去甚远,很正常。

最后,我还是非常非常赞叹贴主和原文作者的睿智!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现代杰克贝体系,相信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那是上世纪响当当的独执牛耳的奥斯瓦尔德父子俩终身为之奋斗的体系,60年代由于罗斯斯通为代表的5张高花时代的到来,将这一4张高花时代彻底淹没而无人问津!

这就是体系上巨大的变革进步,而非坐庄打牌的进步。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也许是大家更愿意欣赏高超的打牌技巧和过程,而不愿意欣赏(或者看不懂)天衣无缝的叫牌进程的原因。

良莠不齐的所谓体系,也掩盖了不少的叫牌错误。

当然,找到一个正确的定约,无关乎该定约能否打成,桥牌不应该是以结果的成败和以双明手的视角来判定定约是否叫得正确。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Guest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Loading...
×
×
  • Create New...